随着「Banyan 榕 3.0.0」智能系统在8月下旬开启推送更新,大家津津乐道的蔚来AI智能底盘,其舒适性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,为各位用户带来更平稳、更舒缓的出行体验。
待新系统上车后,AI智能底盘的核心功能——「4D舒适领航」将会摇身一变,成为体验更全面的「4D全域舒适领航」;此外,为了更好满足行政商务接待场景的用车需求,这次「Banyan 榕 3.0.0」智能系统还针对ET7、ES8两款车型推出了「后排尊享」驾乘模式,重点关注第二、第三排乘客的舒适体验。
本期Tech Talk,我们邀请到了蔚来数字系统设计工程师XY.沈,以及蔚来乘驾体验团队产品经理H.周,两位嘉宾将分别为我们揭秘「4D全域舒适领航」和「后排尊享」驾乘模式的开发故事。
「4D全域舒适领航」,实现全场景可用
为什么需要构建车身的4D信息?
为了满足用户对出行舒适度的追求,在2024年初,「4D舒适领航」功能随蔚来「Banyan 榕 2.4.0」智能系统首次和大家见面。
「预知路况,前馈调节」是「4D舒适领航」功能的核心。
为了实现这个功能,蔚来开创性使用多传感器融合感知识别道路颠簸事件,并构建车身横、纵、垂(XYZ,三轴六向)以及时间维度的4D信息,由众多车主共享的颠簸事件和4D信息最终汇集到云端进行训练,生成多维颠簸图层。
那些共享颠簸事件和4D信息的车辆,也能通过接收云端下载的多维颠簸图层,提前预知前方道路颠簸情况,主动调节悬架参数,提高行驶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。
因此,聚焦到「4D舒适领航」功能上,4D信息则尤为重要。
在没有「4D舒适领航」功能时,尽管通过蔚来强大的智能底盘系统也能为用户带来舒适体验,但相对固定的悬架调节模式未必适用于所有路面颠簸事件。而且在应对颠簸时,悬架也处于被动调整状态。
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感知,再借助定位信息,相当于为车辆赋予了视觉和触觉,让它有了感知和记忆能力。尤其是通过4D信息和位置记忆,为悬架系统增加了一套决策信息。
比如,车辆首次行驶在一条陌生道路上,这条路既有连续坑洼也有桥接抛跳,车身感知传感器扫描路面,底盘力学传感器记录颠簸幅度,这些路面和车身信息连同定位信息会一同上传至云端储存。
当车辆再次驶过这条路时,云端信息下载,车辆就知道前方多少米有一个怎样的坑或者坡,通过提前调节CDC动态悬架阻尼控制系统,以及空气弹簧高度,轻松应对坑洼和抛跳。而用户的感知则是车辆始终保持着平稳和极佳的悬架舒适性。
蔚来如何构建起智能底盘的AI能力?
AI智能底盘系统需要构建感知、决策、执行和迭代一系列能力,实际上对软件、硬件系统都提出了极高的需求。
「4D舒适领航」的一大特点,是让智能悬架具备实时调节能力。因此,车辆一系列诸如感知、存储,甚至规划等动作便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吞吐,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撑。而传统嵌入式硬件系统,无法满足AI智能底盘系统的需要。
这便产生了一种新思路——需要将车辆和云端体系打通,形成端云一体效应。作为行业首创功能,「4D舒适领航」的群体智能简单而言就是: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。
所谓「我为人人」,就是我出行时所识别的道路颠簸事件以及4D信息,通过上传到云端服务于蔚来其他用户;反之,「人人为我」则是众多蔚来用户识别的信息在云端融合,形成一张覆盖全国的道路颠簸事件网络。当我在陌生道路上行驶时,下载至车端的颠簸图层让我像在熟路上行驶,智能悬架轻松化解路面颠簸,开到哪儿都能体验平稳舒适。
「4D舒适领航」作为一个由软件驱动的功能,其幕后功臣——蔚来整车全域操作系统「SkyOS · 天枢」功不可没。
「SkyOS · 天枢」在底层打通智驾、座舱、车控、车联等各域,实现了各域之间高带宽的数据吞吐,与低延时的通信协同,支撑全域面向AI、复杂的智能化应用。
具体到AI智能底盘核心功能——「4D舒适领航」,便是由「SkyOS · 天枢」统一调度管理车身控制、底盘控制、人机界面、仪表盘等具体应用。如果没有「SkyOS · 天枢」这样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,AI智能底盘则难以实现。
「4D全域舒适领航」,带来了哪些新体验?
随着「Banyan 榕 3.0.0」智能系统即将开启推送更新,「4D舒适领航」也将正式升级为「4D全域舒适领航」。
所谓全域,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,一个是全国都能用,一个是全场景都可用。
截至目前,全国累计识别颠簸事件突破1.5亿个,县市覆盖率达到94.91%;此外,「4D全域舒适领航」通过端云一体和群体智能实现,所以该功能不受天气、环境、速度和可视距离影响,全天候陪伴。
总结一下「4D全域舒适领航」这次的升级点,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处:
第一,功能覆盖新增装备CDC动态悬架阻尼控制系统的ES6和EC6车型,加上之前的ET7、ES8、ES7和EC7,「4D全域舒适领航」总计服务六款车型;
第二,无需设置导航,车辆上电即可激活「4D全域舒适领航」,无感介入,用起来更方便、更快捷;
第三,中控屏4D卡片新增「颠簸指数」、车身运动和路面颠簸可视化曲线,以及行程报告;行驶中和行程结束,AI智能底盘的实时状态都能一目了然。
「后排尊享」驾乘模式,带来国宾级乘坐体验
「后排尊享」驾乘模式是如何诞生的?
马力大,加速快,是当下市场对智能电动汽车的普遍认知。开过电车的用户常说「回不去了」,其实所指的就是驾驶特性与内燃机汽车所形成的明显差异。
正因为智能电动汽车动力表现好,低扭强劲,加速畅快,所以也衍生出新的问题——司机自己开得爽,但坐车的人,尤其落座后排的乘客,会在急加速和减速时感到眩晕、难受。大家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,尤其遇上「开关脚」司机,深一脚、浅一脚地踩踏加速踏板,会让车身在行驶中产生顿挫,让人极为不适。
「后排尊享」驾乘模式,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。
这项功能目前针对ET7和ES8两款车型的行政商务场景打造,在接客通勤、私密会谈等场景下,结合「4D全域舒适领航」功能,打造「安心、平顺、不眩晕」的后排乘坐体验。
目前,在ET7和ES8的驾驶模式中,预设了「舒适、运动、运动+、节能、个性化」五种模式,与「运动」相关的模式涉及两个,它们更强调车辆的「高性能」特性;与「舒适」相关的模式实际上也涉及两个——「舒适」和「节能」,但这两个模式各有侧重,没有针对性调校,无法营造专属的尊贵感。
因此,在功能定义的时候,我们认为有必要基于ET7和ES8的行政商务使用场景,聚焦后排乘客的乘坐体验,打造专属的增强版舒适模式——「后排尊享」驾乘模式。
新功能诞生,在技术层面做了哪些优化?
一项新功能的诞生,常常「牵一发而动全身」。
「后排尊享」驾乘模式,通过改变电驱系统动力输出和悬架参数设定,实现了驾乘体验的全面升级。
为了给后排乘客营造舒缓、平顺的乘坐体验,我们基于舒适模式的动力标定,设定了更加平缓的踏板前段加速曲线。同时,能量回收模式默认设置为极低挡位,以减少拖拽感。
而对于较大落差的路面,通过特定的减振器标定,使车身抛弃和下坠的速率更加缓和,降低乘客的失重感,增强车身稳定性。
看似简单的「后排尊享」驾乘模式,实际上调动了ICC智能底盘域控制器、VCU整车控制器,以及CDC动态悬架阻尼控制系统,还有空气弹簧等硬件资源。
比如,通过VCU整车控制器自研整车扭矩控制,实现了整车纵向(X轴)加速动力感受优化。在堵车和红绿灯起步场景,「后排尊享」驾乘模式加速舒缓度比「舒适」模式提升25%;驾驶中加速,舒缓度比「舒适」模式提升10%;而在滑行时的减速拖拽感,比「舒适」模式减少了50%。
另外,通过ICC智能底盘域控制器对车身垂向(Z轴)悬架舒适性优化,在车辆通过细碎坑洼颠簸路面时,舒适性提升了15%;以15-20km/h车速通过减速带,后排乘客感受到的颠簸冲击减少15%。
实际上,「后排尊享」驾乘模式结合ISS智能舒适刹停系统,在舒适体验上还产生了奇妙的「化学反应」——刹停顿挫感降低了60%。尤其是车辆停下来那一刻,几乎实现了无感。大家在更新「Banyan 榕 3.0.0」智能系统后,可以好好体验。
总结一下,「后排尊享」驾乘模式的核心,实际上是提升ET7和ES8的行驶品质,为这两款车增添「厚重、豪华」的驾乘体验。如果大家对 NIO IN 2024 蔚来创新科技日还有印象,或许会想起蔚来产品体验副总裁李天舒对这个功能的定义:国宾级体验!
关于「4D全域舒适领航」和「后排尊享」驾乘模式,你还想了解哪些感兴趣的信息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我们将继续邀请两位嘉宾就大家关心的话题进行分享。更多硬核知识,请持续关注Tech Talk。
如果您现在或者未来有卖车计划,可以点击“卖车180”或者扫描下面的微信公众号,卖车180,又快又高价。